打开金融界APP 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李慧琼:建议推进大湾区保险和税务优惠互联互通

国际金融报 2023-03-04 10:24:40

  2023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在北京开幕,《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拟提交四份提案,分别聚焦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业务、两地跨境税制等话题。

  引入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

  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50%,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李慧琼表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面临两个错配难题。一个是性能错配,绿色建筑评价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建筑设计与运行之间存在性能错配,无法确保专案建成后绿色性能与当初设计完全相符。另一个是时间错配,二星以下建筑在竣工后直接评定,三星建筑在运营期结束后评定。引入绿色建筑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保证绿色建筑实现预期的星级标准,可以有效破解从绿色设计向绿色运行转化的难题。欧美国家围绕服务绿色建筑,探索研发了丰富的保险产品体系,在助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

  她提议,全面引入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和市场运作联动,实现预防、监控和补偿相结合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绿色改造和货币赔偿双支撑,助力双碳战略。对购买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企业,按照保费一定比例进行财政补贴。一方面为绿色建筑的性能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可以聘请协力厂商风险控制机构,监控和规范绿色建筑的整个建设过程,助力绿色建筑达到其预定的星级目标。

  促进衔接两地跨境税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大湾区内十一个城市间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及促进区内人员、货物和资金的自由流通。

  但目前,两地不同的税务制度是困扰着彼此合作与流通的主要障碍之一。衔接两地税务制度,宏观战略上将可以为整个大湾区的共同发展带来重大的支撑力,让各方能够充分把握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机遇。衔接两地税务制度,能够推动大湾区跨境活动,积极创造各方“多赢”局面。

  李慧琼建议,提供税务优惠予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香港居民。为减轻港人在内地工作的成本,建议把南沙区港人港税优惠政策——包括免除“先征后退”的行政程序、不再以15%税率为限而放宽至免征“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等扩大至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让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港人,可按香港薪俸税的计税方法,缴纳当地个人所得税。

  此外,还可以提供税务优惠予赴港工作的内地人才,避免内地和香港两地税务征收权的竞合等措施。

  推进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业务

  李慧琼提议,加快成立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目前大湾区保险业的互联互通发展仍较落后,过去许多内地居民必须亲身来港购买保险,而进行理赔等售后服务时亦需要到港处理,非常不便。我们希望国家能加快成立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的步伐,方便香港市民能在内地进行理赔。”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明确将会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保险服务中心有关工作,在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为已购买符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险产品的客户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赔等服务,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资金互通、市场互连互通。

  同时,中国银保监会与香港保监局近两年多通过设立“跨境监管沙盒”,为覆盖整个大湾区范围的创新型产品提供合适方案。除了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外,建议内地当局加快与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跨境销售保险产品的可行性,以封闭式资金管道做法,进一步推进“跨境保险通”计划范畴,推出大湾区医疗保险及汽车保险等非储蓄类保险产品,并通过站式沙盒联网,共同合作进行协调监管,以提供更多元化及优质的保险产品服务予内地大湾区居民。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
全部评论
谈谈你的想法...
App内打开